國內年輕人常常喜歡到澳洲農場打工,不僅賺取高額薪資,也體驗人生。看到這股打工熱,也為了解決農業缺工問題,農委會研議試辦「農業打工」,最快明年開始實施。

國內農民平均年齡達63歲,工作辛苦、待遇又不高,因此年輕人不想投入,農委會曾研議引進農業外勞,但引起社會各界強力反彈,因此決定先充分運用本國人力,研議「國內農業勞動力不足之評估及因應方案」,以試辦「農業打工」,以及「國內區域性、季節性現有農業勞力調度」兩大方向為主,若仍無法解決國內農業缺工問題,個別農業類別才有機會向勞委會提出外勞申請,因此,國內要引進農業外勞恐怕沒這麼快。

之前傳出農委會研議分階段引進農業外勞,要先以嚴重缺工的蘭花、茶葉、農產物流中心等農企業為主;再來是需要24小時輪3班的養豬、養羊等酪農產業。

農委會輔導處長曹紹徽表示,根據勞委會規定,引進外勞並非「統包」式的單純以「農業」一項引進。台灣現階段唯有有工廠登記證的屠宰場可引進外勞,且是以「製造業」的名義引進,這是唯一與農業相關的外勞引進。若要引進其他農業類型外勞之前,必須先充分運用國內現有的人力。

曹紹徽表示,日本以實習生的方式接受外國人申請每次3年的農業打工,而國內年輕人也很喜愛到澳洲農場打工,因此將與國內的農場合作,提供國內年輕人到農場學習打工,打工的年輕人享有勞健保,而工資約1天1000至1200元,若有更高技術門檻,薪資可望提升,希望藉此解決農業短期缺工問題。

另一項是「國內區域性、季節性現有農業勞力調度」,曹紹徽解釋,茶葉採收期集中忙兩個月,未來將和農會、農業合作社,以及農漁畜團體合作協助訓練採茶工,協助採果或者幫忙翻土,讓當地的勞力充分運用。這幾項方案實施若都無法解決缺工問題,才能專案提出向勞委會申請外勞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gent11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